cegos_knowledge_article 真正的谈判高手,不会让对方吃亏 ……七分合理,八分也可以,那我只拿六分…… 来源:圈外孙圈圈(ID:iquanwai)授权发布,其他微信号如需转载需重新申请授权,如有违者一律举报。从小我们就知道,买东西要讨价还价。 比如去市场买菜,尽管我们买得少,但一般也会懂得还价,比如:
![]() 的确,我们在购物的时候,与卖家就是你赢我输的关系,砍价失败就亏了,砍价成功就占便宜了。 可是,很多人理所当然地把买卖思维用在了工作中。比如: 老板需要你跟同事小王完成一份50页的行业分析PPT,但最近你特别忙,每天都加班到10点多,所以你希望对方能多承担一些,毕竟是一个团队的同事。
![]() 对于逛街买菜买东西,这些场景是一次性合作,而且只要处理买东西这个单一维度。所以这种情况下,的确是你占便宜我就吃亏,讨价还价是最佳策略。 但工作不一样,我们跟老板、供应商、客户、同事之间的合作,都会进行多次,而且是多方面、多维度的合作。就上面例子来说,你跟同事小王的合作不会只有这一次,所以讨价还价其实是不见得适用,我们需要的是“双赢”。 ![]() 双赢,也就是所谓的“赢者不全赢,输者不全输”。 还是用上面PPT的例子,你分析了自己跟同事的擅长领域,同时思考了能否借助资源后,可以跟同事商量:“你比较擅长PPT制作,内容这块我更熟悉,我还替咱俩申请了一个实习生,让实习生找素材,我来做内容,你整合PPT怎么样?”。 如此一来,双方就能达成双赢。大家各自做了擅长的事情,同时还拉来了外援,这会让同事感觉:你们是一起努力达成目标的,而不是互相推诿,这就是双赢思维。 ![]() 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实现双赢呢?有4个步骤供大家参考: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周末在家的时候,老公总让我打扫卫生,但我正在工作,不想打扫。这时,我们的立场看似对立,但是,我们的真实需求真的对立吗?沟通之后发现,老公只是想让我活动一下,因为我已经在电脑前坐了一整天了。 所以,任何表象的立场对立,经过仔细分析后可能会发现,内在的需求其实并不相冲,只有找到内在需求,我们才有可能达成双赢。 洋葱模型(也叫冲突层模型)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对方的真实需求,就像剥洋葱一样,一层层由表面深入到本质。我们用洋葱模型分析一下打扫卫生这个例子: 首先,洋葱的最外层是Position(立场):也就是我们表达出来的“期望”:老公期望是让我打扫卫生,而我的期望是不想打扫。 其次,洋葱的中间层是Interests(利益出发点):也就是支持立场的原因,是隐藏在我们表达立场背后的“推手”。 比如“老公让我打扫卫生”背后的原因是:他觉得我坐太久,对健康不好;而“我不想打扫卫生”是因为:手头的工作重要且紧急,没时间。 最后,洋葱模型的最内层是Needs(需求):也就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结果。老公的真正需求是:我在工作时能活动活动;而我的需求是:让我先做完手头工作。 ![]() 用戴尔•卡内基的话来总结——“从他人的立场去看待事情,这或许会成为影响你终生事业的关键因素之一。” ![]() 讨价还价中,价格、工作量等等这些因素总是讨论焦点,但如果双方只盯着这一个因素谈,最后就变成拉锯战,无法达成双赢。 因此我们需要引入新的条件,进而构成新的讨论点,促进协议的达成。 比如我之前在咨询公司,刚开始跟客户谈项目的时候,一到谈价格都很纠结,因为我是个特别不善于讨价还价的人。有次着急了,直接跟客户说“咱们别再讨价还价了,我们是专业服务的合作,不是市场买菜!”
这样一来,他通过引入其它条件(项目服务范围、项目人员资源等等),把焦点从单纯的价格谈判上引开,让客户觉得我们是在跟他一起解决问题。 ![]() 除此而外,在与知名企业谈合作的时候,在价格上牺牲一点,换取一次与大公司合作的成功案例,也是双赢。 有时,扩大议题,必要时引入新的条件,能提高成功率,促成双赢。 ![]() 罗伯特在《影响力》中提出过一个“拒绝-后撤”策略:你先向我提出一个大的要求,对于这样的要求,我肯定是拒绝的,等我拒绝你的“大”要求之后,你再向我提一个稍微小的要求,这个要求才是你真正的要求。 举例来说,分析一下前文PPT的例子,如果你担心同事不愿意接受你的最终方案,那么就可以在一开始提出让同事做30页,你做20页,同事拒绝,然后你运用“拒绝-后撤”策略,提出自己真正的方案,让他很难再拒绝。 这是比较基本的“拒绝-后撤”,如果拓展来看,也有很多灵活方式。
另外,关于“拒绝-后撤”,除了我们自己会用之外,当别人用这个策略时,我们也得注意。我属于很难拒绝别人的那类人,所以当别人提出一个大请求之后,我觉得很不好意思,这种不好意思的情绪,多半会让我立马答应对方的其它要求。 但事后总是发现:其实答应得太多了,并没必要做这些。所以,当我们面对他人要求的时候,还是要客观评估。 枪口来的时候,不要直接撞上去,而是先避开。 ![]() 这也就是给对方营造一种:占了便宜的感觉。因为实际上,我们对输赢的判断并非完全客观,更多地偏向于情绪体验。 反过来,我们也应该在跟人相处的时候,让对方感觉好。 比如我以前公司有一位老板就是个谈判高手,我观察到一个现象:
我是个反应相对快,语速也很快的人,在跟人沟通时,常常会显得不耐烦,后来这位老板跟我说:真正的聪明人,跟人沟通的时候,会让对方感觉自己很聪明,而不是觉得自己很蠢。 ![]() 好,最后总结一下达成双赢的4步骤: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希望通过这4步,我们能将双赢思维带入日常谈判中。毕竟用买卖思维计较一时得失,是短期行为;而双赢思维是一种投资,着眼于长期。用李嘉诚的话说,就是“七分合理,八分也可以,那我只拿六分。” 参考目录: |
{{eo_store_model_footer}} 企顾司荣誉榜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企顾司企业管理顾问(上海)有限公司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电路370号宝钢大厦8层课程咨询:(021)80158326-1 学员服务:(021)80158326-9 企顾司北京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19号王府国际6层学员服务:(010)86487291 企顾司成都 成都市青羊区西御街3号领地中心东塔13层学员服务:(028)67879132 |
|